iPhone14发布后,中国消费者展现出了强大的购买力。
据AppleInsider 9月13日消息,中国消费者在开启预购的24h之内贡献了超过200万个订单,对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的高需求导致苹果在中国的服务器崩溃。
无独有偶,2021年苹果发布iPhone13系列之后,其在中国的网站也迎来了崩溃,可见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手机的热情不减。天风证券的分析师郭明錤称,目前iphone14系列的预购量已经超出了同期对iPhone13的需求。
近年来,iPhone推出新品后总会迎来业内的嘲讽,连年少创新,硬件无改进等问题已经老生常谈了。但一边被嘲讽一边又热销却是苹果的特色,iPhone的新机好像并没有受到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。
而且,对今年的iPhone14系列来讲,叹号屏的“疤痕”并没有使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降低,反而因软件“伤疤雕花”的灵动岛功能获得了更多人的兴趣,电池容量的下降也没能阻挡大家的热情。
这大概就是苹果的市场号召力了。
众所周知,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限的,既然苹果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热度如此高涨,那么,我国已经举起高端大旗的厂商们,竟未战先衰吗?
高端智能手机指价格在400美元(约合人民币2800元)以上的手机,是市场普遍认可的划分形式。
日前,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排名,其中苹果以46%的市占率遥遥领先,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。
反观国内厂商,华为因为被制裁,市占率从19%降至11%;小米小幅减少,OPPO大幅让位;vivo和荣耀的增长均源自于此,无人能动摇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。
其实,在此之前,国内手机厂商在高端手机市场中也曾有过光辉时刻。
2019年第一季度,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,华为成为继苹果和三星之后唯一突破两位数市占率的厂商;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,华为首次超越苹果,拿下了4成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2020年上半年,据IDC的数据,在中国6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,华为的份额为44.1%,苹果为44%。
紧接着,华为手机的销量因被连番制裁而急速跌落,到现在,华为手机和苹果手机已经不是一个体量了。
2019年,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出货总量逾2.4亿台,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;如今,据市场预测,华为在2022年的手机出货量大概在3000万台左右,而苹果手机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就已经超过了5000万台。
或许正如余承东之前说的那样,华为手机在国内的高端市场确实被苹果填补了,这也提升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份额。
目前,在国内手机市场,厂商们仿佛陷入了中年危机,出货量,高端化是急于实现的目标,人才短缺,创新不足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,最终的结果就是,大厂们诸如OPPO,vivo,小米都早已举起了冲击高端市场的大旗,却很难在这条路上有所前进。
如今智能手机的红利期已经远去,市场进入饱和之后,在通胀的大背景之下,高端是不得不争的市场,但高通芯片,安卓系统等条件是既定因素,每个手机厂商获得的都差不多,因此,影像一度是厂商们争相发力的地方,从镜头,传感器,自研芯片,到提升软件算法,与相机厂商联名,各种方案层出不穷。
不过,不可忽视的一点是,研发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,也许,在累积研发力量的基础上打造品牌价值,才是高端化的必由之路。
近年来,华为在研发投入上倾注了不少成本,自2018年来每年的投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,不可谓不大手笔。当然,这也只是参考因素之一,毕竟相较于其他国内手机厂商,华为的业务范围要更广。
但从研发与营收比例来看,其他厂商还是有提升空间的。小米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突破了100亿元,是个标志性的进步,在小米汽车推出之后,或许,小米在打造智能生态方面会倾注更多精力。
OPPO和vivo目前一直占据着国内手机出货量的前列,在高端机型中,vivo今年第二季度的占比虽获得了不小的提升,但13%的份额距离46%的苹果还有不小的差距。2020年之前,OV都曾宣称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,但由于二者甚少公开数据,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。
其实,市场一直期待,在华为跌落之后,会有另一个国产厂商来扛起高端智能手机的大旗,但现在看来,我国手机厂商的高端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,最起码短期内没人能扛起这面旗帜。
造成如今的局面的,可能是因为研发不够创新不足,可能是因为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品牌观念,也可能是市场对高端品牌的接受度需要时间来推进。
如今,小米,OPPO,vivo等都踏上了自研芯片之路,也比之前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成本,还是期待有一天,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能有更多收获,真正获得用户的认可。
国产手机高端化依旧任重道远。
gregfaulkner.com 微博关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关注:admin_52RD推荐 | 热评 | 热门 | MORE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