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SSD市场风起云涌。海力士收购英特尔闪存业务;铠侠,Microchip,三星,华存,英韧也相继推出PCIe5 SSD主控或硬盘新品。
而进入七月,我们迎来国产厂商库瀚科技低调宣布成功回片全球首颗RISC-V架构12nm PCIe 5.0 企业级SSD主控芯片,成为突入战场的“黑马”。
基于库瀚Aurora主控的企业级SSD解决方案
库瀚Aurora™已在实测中成功链接PCIe5.0x4,核心IP如RISC-V,PCIe,DDR4(3200MT/s),ONFI PHY 4.X,LDPC,ECC,加密引擎等均已成功验证。
存储市场正迎来巨变
Gartner最新发布的一份HDD和SSD市场预测显示,企业级SSD在预测期内将以约37%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。到2026年,SSD的总发货容量将上升到整体硬盘/固态硬盘发货容量的32%:
2021年全球SSD出货容量份额前三分别是三星,英特尔和海力士,而在国内市场英特尔份额更是排到第一,与三星一起占到企业级SSD模组市场份额的70%。然而在前不久海力士收购英特尔闪存业务后,SSD市场的格局彻底改变,海力士的SSD市场份额一跃升至全球第二,并在国内市场成为最大巨头。
在我们惊讶于海力士在闪存市场掀起的风浪之时,库瀚科技RISC-V架构PCIe5.0主控的出现引起了小编的好奇,是什么让这家看似陌生的存储企业异军突起?
RISC-V架构崭露头角
SSD主控素来使用ARM架构居多,RISC-V架构的高性能企业级SSD主控芯片还很罕见,特别是下一代的PCIe5.0 SSD。
X86:传统服务器市场的主流,善于处理大数据,IP掌握在英特尔和AMD手中。
ARM:在移动市场处理快数据为主,IP大部分掌握在ARM公司。
RISC-V:当需要同时兼顾数据传输量与传输速度时,上述两类主流架构的胜任能力有限,而RISC-V则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。
全面开源:RISC全面免费,开源,开放,且具有全套开源免费的编译器,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(IDE),允许任何用户自由修改,扩展,满足量身定制的需求。相比之下,x86并不开源,ARM需要支付高昂的IP费用才可使用。是否彻底开源对国内核心数据基础设施实现安全自主可控至关重要,RISC-V在这方面展现出尤为珍贵的价值。 |
精简:RISC-V最大的特性之一在于“精简”。虽然与ARM同属于精简指令集架构,但因RISC-V是近年来才推出,没有背负向后兼容的历史包袱,架构短小精悍。这让基于RISC-V架构的芯片的功耗优势及可靠性优势要高于其他两种架构。 |
模块化,可拓展性:RISC-V将不同的部分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在一起,并试图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,这种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是x86与ARM架构所不具备的,允许了平台级芯片的出现,能为数据中心不同规模,不同类型存储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。 |
RISC-V架构的优势
基于市场对更开放技术的期待以及RISC-V本身的诸多优势,各家存储巨头早已启动RISC-V架构存储设备的布局。英伟达,西数,高通,海思,阿里巴巴,三星等全球知名的企业都加入了RISC-V基金会,西数最早于2020年发布RISC-V架构的SSD主控产品并公布了系列产品路线图,海力士同年投资了RISC-V IP厂商SiFive,英特尔今年也开始高调加入RISC-V阵营,初创存储公司FADU去年底也公布了正在开发的RISC-V架构PCIe5.0SSD主控的部分数据。
巨头最有机会取得RISC-V架构的PCIe5.0存储产品首发,但库瀚这家“初创企业”,为何能率先成为首家成功应用RISC-V架构实现企业级PCIe5.0主控的公司?
前海力士存储方案公司CTO领衔,应对最前沿技术挑战
经了解,小编发现库瀚虽是不足五年的“存储新面孔”,但其创始人竟是美国海力士存储解决方案公司前CTO兼高级副总裁,全球存储系统SoC解决方案领军企业LAMD的联合创始人杨国华博士。
杨博士联合创办的LAMD于2012年由海力士并购,杨博士随即加入海力士,出任美国海力士存储解决方案公司CTO。在杨博士LAMD团队技术能力的助力下,海力士开发出了更丰富的存储解决方案,固态硬盘,SCM技术,E-MMC闪存卡等产品均取得技术突破。
库瀚联合创始团队主导了数代全球性的存储技术革新:全球首款LDPC HDD控制器,首批PRML HDD主控,全球首款Hybrid HDD+SDD控制器,首批SAS SSD控制器等。 而今,全球首款RISC-V架构PCIe5.0 SSD主控成为杨博士的最新主控作品。
据悉,基于RISC-V架构模块化的特点,库瀚Aurora采用了混合RISC-V处理器控制平面,支持定制非标准NVMe命令集,实现独特的客制化功能,自定义的指令集可以增强应用层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,成本竞争力。据悉,库瀚Aurora目前为客户实现的定制化方案中已能实现OP空间的高度优化,闪存空间利用率可从传统的60-70%优化至接近100%。
库瀚带来的这颗PCIe 5.0 SSD主控将尤其适合对性能,功耗和可靠性有高度要求的超大规模云厂商/行业专业用户。结合库瀚存储服务器专用处理器SPU及StorEngine固软件技术,更可实现整体存储解决方案开发与定制。据了解,库瀚Aurora已与多家客户及产业伙伴合作多时,并做好了面向更广大客户群的准备。
国产厂商在企业级存储领域上仍以追赶为主,前沿产品创新较少,但库瀚凭借如此资深的团队背景和技术实力,成为全球首家使用RISC-V架构成功回片企业级PCIe5.0 SSD主控的公司就不足为奇了。在群雄逐鹿的存储市场里,携RISC-V架构PCIe5.0技术出现的库瀚将有机会掀起不小的波澜,帮助中国存储占据下一代PCIe5.0市场的有利地位。
gregfaulkner.com 微博关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关注:admin_52RD推荐 | 热评 | 热门 | MORE> |